厚德仁爱,敬老岂止在重阳

网站首页    企业新闻    厚德仁爱,敬老岂止在重阳

重阳节是怎么变成“老年节”的

“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”,这大概是关于重阳节最著名的诗句了。登高、晒秋、赏菊、插茱萸……重阳节的民俗十分丰富,而在今天,它最广为“认证”的身份是“老年节”。登高赏菊的重阳节是怎么变成提倡孝老敬老的“老年节”的呢?

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、民俗学专家萧放看来,这是一个节日逻辑的延伸,“秋季是一年之中步入成熟和衰老的季节,和老人的人生阶段相似”。

北京联合大学研究员张勃介绍,重阳节大约形成于汉代,最初的习俗有着消灾避邪、祈寿求吉、敦亲睦友、娱乐身心的文化诉求。而其演变为“老年节”,主要有两个原因:一是重阳节的时间是九月初九,“九”和“久”是谐音,有长寿之意,魏文帝曹丕在写给钟繇的一封信中就说到,“九为阳数,而日月并应,俗嘉其名,以为宜于长久”;二是重阳节习俗也有令人长寿的实际作用和象征意义,比如,饮菊花酒、插茱萸,《西京杂记》中就有记载:“九月九日,佩茱萸,食蓬饵,饮菊花酒,云令人长寿。”

重阳节转为老人节,是在20世纪80年代,北京、天津等地陆续出台政策法规,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或者老年节。2012年,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》明文规定,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‘老年节’,这标志着在国家层面获得认可。

敬老不仅体现在节日,更应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

中国传统社会非常注重敬老,一个核心内容就是孝,不仅对自己家族的老人,还讲究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”;不仅体现在家庭,还上升到国家层面——《孝经》中说,“始于事亲,中于事君,终于立身”。

事实上,从人的本性上来讲,敬老并非人类固有,而是历史发展的产物。人们对于老人的态度和行为并非尊敬,而是他们一旦年龄大了、对社会的用处变小了,就属于被抛弃的行列,“这也说明孝需要教育和培养”。

除了重阳节,中国传统节日中有不少内容都有敬老的内涵。

敬老不仅体现在节日,更应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,坐公交车给老人让座,开门让老人先进,这都是在细微之处秉承孝的优秀传统。

老人有特殊的文化价值,经验智慧值得年轻人学习

那么问题来了,在科技迭代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,显得有些“落伍”的老人是否还对年轻一代有这样“实际”的功能呢?

首先,如果老人能与时俱进,科技并不会让他显得比年轻人落后,我身边很多老人,在科技这方面的能力也非常强;其次,社会并非完全由科技决定,比如,人的一些情感问题并不能由科技解决,而老年人阅历丰富,可以给年轻人提供宝贵的人生经验。

在当代社会,老人也许不像年轻人那样娴熟于科技,但他们是记忆的宝库,在文化传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我们应该认清老人的这种特殊的文化价值,他们是社会发展接力的上一棒,其经验智慧值得年轻人学习。


2018年12月8日 16:32
浏览量:0
收藏